欢迎光临今日瞭望网!

今日瞭望网
我的体育缘(2) 文/李康平
author:李康平   2024-08-14   click:3453

我们每个人其实与体育都是有缘的,因为“生命在于运动”。这是被体育爱好者广泛引用的一句名言,一旦运动停止了,生命也就结束了。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也是这个道理。

运动.jpg

儿时与体育接触最多的是乒乓球项目。这是由于中国乒乓球运动员容国团在1959年第25届世乒赛上获得男子单打冠军,这是新中国获得的第一个体育世界冠军。从此国内掀起了历经半个多世纪而不衰的“乒乓球热”,大街小巷有空地的地方随处可见打乒乓球的。没有球案,搬张桌子、支块床板就能打起来,学校也用砖头水泥砌成乒乓球案。那时乒乓球也便宜,两三块钱就能买到很好的标准球拍,还有一种不贴海绵胶皮的光板球拍一块多钱就能买到,没钱买的自己拿块木板比照着球拍的模样锯一块也能打球。就是这样,打球也要排队。当时乒乓球比赛规则是一盘21分,每人每轮次发球5个。现在国际乒联为了我国那个“不会打球的胖子”改了规则,每盘11分,每人每轮次发球2个,这是后话。就是这样,球台依然不够用,打球排队人多,为了快点轮换,就自己改成每盘11分、6分,甚至一盘1分制,新上来的发球,一球定胜负,胜者坐桩。那时打球都是自带球拍,有时只有三个球拍,双打不够,单打又多一个球拍,就发明了三人绕着球台转圈打的玩法,没有比赛的意味,纯属游戏。正是中国乒乓球运动有着非常广泛扎实的群众基础,才能由下往上源源不断地输送乒乓人才,使中国乒乓球队成为世界乒坛不可撼动的强者。

我的家乡在汉江中上游的安康市。当年江北还是一片农村乡野,汉江是绕城而过。如今江北也因阳安和襄渝铁路通车后逐渐建设发展起来,已经是安康市区的一部分,汉江便成穿城而过。安康直到1965年才在体育场(当时叫解放场,不知现在是不是还叫解放场)修建了第1个室外游泳池。游泳池是收费的,因为我是体校学员,凭学员证可以免费进场。我们更多的是去汉江游泳。安康城外的汉江“天然游泳池”有三处,一是中渡台、一是磨盘坝、一是中水箭。中渡台和磨盘坝水深齐腰,水流和缓,河床是细沙,来这里游泳的人众多。

游泳.jpg

中水箭是用由石头或石笼修建的一截短坝,像箭一样伸向河流中间,不让河水直接冲刷河堤,因此叫水箭。河水流经水箭被逼到顶端流出,形成一股非常湍急水流,夹着无数旋涡流出几十米之后,一股水又回旋到水箭前再汇入急流中。从水箭的顶端跃入急流中顺流而下,叫开水箭。游得好不好,就看你敢不敢开水箭。

汉江每年都有游泳溺水而亡的,因此父母是严格禁止孩子们下河游泳的,但是我们禁不住水的诱惑,总还是互相偷偷约定一起下河游泳。但当着大人的面又不能明说游泳去,便相互比划去游泳的“暗号”,用食指中指一上一下摆动,像两条腿游泳打水的样子,对方一看就明白了。

其实我的体育缘还有很多项目仅限于孩童,比如滚铁环、跳皮筋、跳房子、斗鸡、弹子等等,还有一种棋,简单地在地上画几个格子便是棋盘,随手拣几个石子便是棋子,守方只有一个子称王,另一方有七八个子为兵,王把兵吃完或兵把王围困就算赢。这些也算是体育的项目,既锻炼了体格,又愉悦了身心,孩子们乐此不疲。

但不知何时,人们把生命自身的内在运动,解释为人体外在的体育运动。结果,生命在于运动,一直被误读为生命在于体育运动。于是,人们为着生命的目的,而大力推广各项体育运动的发展,人体运动的极限一次次受到挑战,体育运动的记录一次次被打破,似乎只有运动会的金牌,才能最完美地体现生命的辉煌。然而,运动员的伤苦病痛始终困扰着他们的生命全程,运动猝死者时有发生,健康长寿似乎与竞技体育运动并无多大关联。

其实,人体好比一部机器,构成生命的所有零部件都必须按照自身的规律、在自身范围内进行生命的律动。任何违反规律超负荷地加速运动,其结果都只能加速生命零部件的磨耗和创伤,从而加快生命的进程。因此,对误读“生命在于运动”的反正,应是“长寿在于安静”。

静以养身,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的养身之道,也是对生命运动的理解,即宁静致远,以静制动,以柔克刚,静坐养神,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还虚合道,以此强体健身,益寿延年。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体育项目,都是以静为动,以静健身。据美国密歇根医学院一项历时14年的跟踪调查发现,人们保持有规律的适量运动,可以使人的死亡几率降低38%。

太极.jpg

中国古老的静以养身之道,也得到了现代科学的证明。德国富尔达实用研究大学教授彼得·阿克斯出版了《享受懒惰:如何放缓节奏延长寿命》一书,推出了他的最新研究成果,认为“生命并不在于拼命运动,而在于懒惰——从某种意义上说,可以让人健康、幸福和长寿”。法国心理学家马耶尔·科利则在《懒惰或尽量少工作的艺术》一书指出,懒惰是人对工作的一种无意识反抗;对有些人来讲,懒惰只是他们做事的方式;而更多时候,懒惰可能是机体对于过度劳累所作出的一种自我保护。彼得·阿克斯研究发现,体育运动是人为造成一种多余的压力,早起和繁重的体育锻炼会摧毁人体健康,尤其在50岁之后会更为明显。他和他的女儿——全科医师米夏埃拉·阿克斯特·加德曼博士潜心研究,认为人的生命是一种“能量”,每个人的生命能量都是有限的,而消耗它的快慢就决定了人寿命的长短。高能量消耗的运动,会加速衰老,并使人因缺乏免疫力而容易得病。因此,一种更为放松的生活方法对健康非常重要。

想长寿吗?——马上放弃大运动量的健身计划,躺下休息!睡懒觉的人保存了能量,因此可以活得更长。就这么简单?没错,这就是科学家的最新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李康平老师.jpg

李康平,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国铁路作家协会会员。1972年从旬阳县神河中学高中毕业,同年12月从旬阳县城关镇入伍,在铁道兵11师53团历任战士、文书、班长等,1976年退伍在安康铁路分局工作。调铁道部后历任铁道部政治部宣传部文艺处副处长、铁道部机关党委宣传部部长、铁道部办公厅副主任、中国铁路投资公司副总经理等职,现退休。

本期编辑:萧月 

投稿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图文、视频、音频等资料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本网站将立即予以删除! 版权所有 © 今日瞭望网(www.jrlw.net)  ICP备案/许可证号:陕ICP备2023000076号

人物专访问,发稿宣传:19891525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