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今日瞭望网!

今日瞭望网
《六十以后》6.健身行动(2) 文/李康平
author:李康平   2024-09-10   click:1186

小说连载《六十以后》6.健身行动(2)

健身.jpg

从家里出发,步行342米出小区乘坐公交车,途中不用换车就直达颐和园北宫门。多年没在北京乘坐公交车了,没想到现在北京公交车非常方便,不但车多不用等候,车上还有空座不拥挤。萧长安想起当年他还上学的时候,那时坐公交是需要有功夫的,公交车进站得你得准确判断可能停车的位置。那时公交车进站忽前忽后停哪是没有准儿的。车门打开后要紧贴着车帮往门前挤,挤到车门前抓住门里的扶手就别撒手,那怕吊在车门外也不撒手。只要车门还没关上,你还没挤进车,司机绝对不敢开车。只要进到车里,就能找到你的位置,那怕人都挤成了照片,只要能到达目的地就算成功。萧长安就是这么一路走过来了,从挤公交找到自己的位置,再一直走到致胜集团一把手的领导岗位,配备了专车。

两人下了公交车,按导航距离步行247米,进到北宫门。进公园就遇到了徐大姐的熟人宋剑。宋剑是徐大姐的姐妹林惠茹的老伴。老两口退休前都是原致胜集团子弟学校的老师,宋剑教历史,林惠茹原是宋剑的学生,后来师生恋两个人走到了一起。企业剥离社会功能后,将子弟学校交到市教育系统,但学校的年纪大点的教职工住的都还是致胜集团福利分的致胜阳光小区的房。
见到宋剑,徐大姐主动打招呼:“宋老师好!怎么一个人逛啊?”
宋剑见到徐大姐,有点吃惊:“哦,徐大姐好!老领导也来了,难得啊!”
萧长安对宋剑只是在小区见过面,还不熟,听到宋剑打招呼,便说:“可别再叫我领导了,我也退休了,跟你一样是平民百姓,以后就常见了。”
徐大姐问:“林老师呢?没跟你一起来吗?”
“她呀,既没有锻炼健身的动力,也没有访古探幽的兴趣,退休后喜欢上了书法国画,现在猫在家写字画画呢。说什么这是……这是静以养身。”
萧长安跟接上宋剑的话跟徐大姐说:“看看,我也是这么说的吧,静以养身,好,我赞同这个观点!”
宋剑笑了,说:“中国古老的静以养身之道,其实也得到了现代科学的证明。最近我读了一本德国富尔达实用研究大学教授彼得·阿克斯写的《享受懒惰:如何放缓节奏延长寿命》一书,他的研究认为:‘生命并不在于拼命运动,而在于懒惰——从某种意义上说,可以让人健康、幸福和长寿。’法国心理学家马耶尔·科利在《懒惰或尽量少工作的艺术》一书也指出,懒惰是人对工作的一种无意识反抗;对有些人来讲,懒惰只是他们做事的方式;而更多时候,懒惰可能是机体对于过度劳累所作出的一种自我保护。”
萧长安跟老伴说:“看看,宋老师到底是知识分子,有充分的理论根据呢!”
宋剑接着说:“彼得·阿克斯研究还发现,体育运动是人为造成一种多余的压力,早起和繁重的体育锻炼会摧毁人体健康,尤其在50岁之后会更为明显。他和他的女儿——全科医师米夏埃拉·阿克斯特·加德曼博士潜心研究,认为人的生命是一种‘能量’,每个人的生命能量都是有限的,而消耗它的快慢就决定了人寿命的长短。”
萧长安说:“是的,高能量消耗的运动,会加速衰老。更为放松的生活方法对健康非常重要。”

作者简介:

 李康平老师.jpg

李康平,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国铁路作家协会会员。1972年从旬阳县神河中学高中毕业,同年12月从旬阳县城关镇入伍,在铁道兵11师53团历任战士、文书、班长等,1976年退伍在安康铁路分局工作。调铁道部后历任铁道部政治部宣传部文艺处副处长、铁道部机关党委宣传部部长、铁道部办公厅副主任、中国铁路投资公司副总经理等职,现退休。

本期编辑:刘萧娇 

投稿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图文、视频、音频等资料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本网站将立即予以删除! 版权所有 © 今日瞭望网(www.jrlw.net)  ICP备案/许可证号:陕ICP备2023000076号

人物专访问,发稿宣传:19891525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