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三,是灶王爷上天的日子,李三喜往神龛前摆了块麦芽糖,三根草料算是给灶王爷备的坐骑。
外头北风卷着雪粒子,打得铁皮招牌“李记羊肉面”哗啦啦响。他蹲在泥炉子前拨弄炭火,手背上冻疮裂得像老树皮。

最后一锅羊骨头在大锅里咕嘟,膻香混着葱花味直往人鼻子里钻。三喜把麦面团子码得齐齐整整,案板边搁着切好的蒜苗花儿——这是给夜行人留的两碗面,这是打他爷那辈儿起就有的规矩。
老李正要打盹儿时,门帘子突然哗啦一响,撞进来个雪人。年轻人袖口磨得发亮的工装棉袄直往下滴水,后脖颈像是结了层冰壳。“叔...恁这儿还卖面不?”河南口音混着牙关打颤的声儿。
李三喜没搭话,赶紧给后生端过去一碗开水。那后生棉鞋头开了线,露出的羊毛袜洇着黑泥。灶膛里松木疙瘩爆出火星子,映得墙上的灶王爷画像忽明忽暗,屋里虽然暗,但着实很暖和。
“青石崖...车头栽沟里了...”年轻人捧着海碗暖手,指头冻得胡萝卜似的。三喜瞅见他棉袄里露出的红绳,和自家小子跑车时戴的平安符一个样,很是亲切。
二话不说,三喜赶紧做起面来。案板上的面团摔得啪啪响,醒好的面剂子抻得老长,在热汤里滚三滚就成了透亮的面龙。
羊油辣子浇上去的刹那,香气象开了闸的洪水。年轻人喉结上下滚动,鼻涕水直往汤里滴。三喜从腌菜缸底捞出最后几根酸萝卜,瓷实的面条上码着颤巍巍的羊肉片,羊杂堆得小山似的,蒜苗花儿绿得能掐出水。
“九八年腊月,我开四轮子翻在鹰嘴沟。”三喜往八仙桌上墩了半瓶高粱烧,瓶身上“北大”俩金字早磨没了,“也是个河南老哥,把棉袄裹我腿上,自己穿着单褂子推车。”
后墙的挂钟咣当咣当敲九下,密密麻麻的雪粒子砸在铁皮烟囱上叮咚响。年轻人忽然摸出张潮乎乎的钞票:“叔,就剩二十...”话没说完被三喜截住:“中不中?赶紧吃!西头老张家的修车铺或许还亮着灯呢。”
外头传来野狗呜咽,门帘子让风吹得直打摆子。三喜蹲在门槛上卷烟叶,瞅见功德箱里多了枚钢镚——准是那后生偷摸塞的。大锅里的老汤咕嘟着,蒸汽在天花板洇出朵莲花,和灶王爷画像上的祥云连成片。
子夜时分,柴油车的突突声碾碎雪夜。三喜倚着门框,看两道车灯劈开黑幕。年轻人站在光柱里挥手,脖上的红绳穗子让风吹得乱晃。面馆檐下的冰溜子滴答落水,混着远处零星的爆竹响,倒像是早来的年味儿。
老卷帘门咯吱咯吱落下时,三喜摸出块麦芽糖搁在灶头。准备睡觉了,三喜熄了炭火,铁锅里羊汤还在冒着泡。突然,他看见案板上面粉印着个浅浅的手印——那后生临走前偷偷把二十块钱压在了面粉袋底下。
作者简介:
赵先知,河南新乡人,高级教师,酷爱乡土文学。
本期编辑:陈羽
责任编辑:肖海娟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图文、视频、音频等资料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本网站将立即予以删除! 版权所有 © 今日瞭望网(www.jrlw.net) ICP备案/许可证号:陕ICP备2023000076号
人物专访问,发稿宣传:19891525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