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今日瞭望网!

今日瞭望网
长篇小说《变迁》连载之第二十三章:《故乡轶事》(三) 文/任登庚
作者:任登庚   2025-04-11   浏览:4642

(三)

我从党校回到乡上后,深知单位人事结构的险恶,吸取了钟耀和安坤受处分的教训,没敢回家去看一下就立即上了班。孙成见我还知趣,就找我谈了话,他说我上党校这么长时间,对单位的工作也比较生疏,目前还不宜担当其他繁杂事务的担子,叫我先把电站的工作抓一下就行了。

电站是一个拖了多年的烂摊子,原来已经砌好的堰渠经过多次暴雨的冲刷,这时基本上垮完了。我接手这样的任务后感到很难场,就找我的老伙计李有才谈论这事。李有才这时已经当了信用社的副主任,老主任杨忠海由于身体有病就叫他主持着工作。他见我很为难,就拍着胸脯说:“修电站是造福于民的事,你先到县上去要设备。老同学,我没有其他啥能耐帮你,这方面需要的钱由我来想办法!”

这才真叫“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得到老同学这句话后,底气也足了,就立即去找县水电局联系。

哈,这正像孙成逗我时说得那样:人的运气来了门板都挡不住!原来我们区上的老书记朱成普这时调到了水电局当局长,他见我这个几年前的农村娃现在当了副乡长,自然是十分高兴。他在夸我有出息的同时,还直赞叹自己整党时有识人的眼光,是当代的伯乐!有这一层关系,他对我提的问题自然就一口答应给解决。

我在县上顺利办完事以后回到乡上,李有才就给我说:乡政府历届会计交账时都留有不上账的私房钱,这些都是良心钱,除开主管领导知道以外,乡上的其他领导都不知道。乡上目前还有这样的几万块钱在会计的手底压着,叫我拿出来用。我把情况向孙成一说,他立即叫来龙忠贵,协商着把这些钱取出来修堰渠。

钱和设备的问题一解决,办事也顺手了。只两个多月的时间,乡上小水电的灯就亮了。我当时真有一点沾沾自喜,满以为自己这次立了一大功劳,顶替安坤的角色只是等一个通知的事了!

谁知,开完通电典礼会的那天下午,孙成就到我的办公室说:“区上通知:这一期社教工作队员抽调的有你。你明天休息一天,后天到八里坪乡去报到,接着参加他们乡上的工作培训!”他说完也不待我回话,就转身到供销社喝酒去了。

我望着他远去的背影,这才相信前几天有些人传说区上要调我去搞社教的话不是凭空谣言,原来是孙成把区上的通知压着没有给我说!我呆呆地立在那里,神情似乎麻木了:我该找谁去分辩呢?

【选自长篇小说《变迁》第二十三章:故乡轶事】(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1-2306301A35YJ.jpg

任登庚,男,汉族,大专文化程度,共产党员,出生于1960年11月,家住旬阳市白柳镇佛洞村。安康市作家协会会员,旬阳市作家协会会员,旬阳市人文学会会员,旬阳市老促学会会员,在四级调研员岗位上退休。1978年高中毕业后,历任代理教师、大队会计、信用社信贷员。1984年任副乡长,从此在乡镇历任乡长、党委书记、人大主席,期间参加党校在职函授学习两年,离职在党校学习一年,在职参加《清明》《希望》小说函授学习两年。回县级单位工作后,历任正科级纪检组长、副局长、四级调研员。平时爱好文学,公开出版三部书,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变迁》。

本期编辑:陈羽

责任编辑:刘萧娇

投稿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图文、视频、音频等资料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本网站将立即予以删除! 版权所有 © 今日瞭望网(www.jrlw.net)

人物专访问,发稿宣传:19891525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