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大山里交通不便,几个村庄伙一个学校,因而学生很多。这里有一个教书先生,教学质量很好,学生家长都很满意。于是,大家就经常在一起议论先生的好处,轮流接他到家里去吃饭。
有一天,离校很远的一个学生也接先生到家去。先生到了学生家里一看,主东家的娘子非常漂亮,人也特别聪明,说话很有礼貌,他去吃过饭后总舍不得走。最后掌柜的看出了端倪,就一再催促他说:“先生,天快黑了,小心路滑,我送你回去吧。”先生无奈,只好恋恋不舍地告辞了。
第二天学生到校后,先生就问:“你娘和你爹在家吗?”学生老实回答:“都在家。”先生很失望,没再多说话,就开始上课。以后,先生每天见了这个学生都要问他爹娘是否在家。有时还特别叮嘱:如果他爹没在家时,到学校来时一定要说一下,自己要单独和他娘商量事情。时间长了,这学生就觉得先生没安好心,回家向娘说了先生经常问他的话。聪明的妇女听说以后,马上就明白了先生的用意。于是在夜里和丈夫商量了一条计策。
第二天叫娃子到学校去给先生说,爹没在家,娘请先生早些到家去“说话”。先生听说以后,马上着意打扮了一下,没有上课,却把学生们留住,指定一个学生照管,要他们到放学时才能回去。这样,他便于和学生的母亲“说话。”先生到学生家里以后,这家娘子很热情的接待了他。先生一杯茶没喝完,就开始疯言疯语地乱说起来。
这家娘子明白了先生的意思,就装作很顺从的的样子向他说:“先生,我也想你很久了。无奈孩子爹今天走的时候要我先捣两升米,我做不出,他回来就要打我。”先生赶忙说:“不劳你去,我替你干。”于是,娘子就舀了两升谷子,叫先生到石窝边拿石锤捣米。旧时没有打谷子的机器,吃米时就把谷子放到石窝内,然后用石锤使劲的捣,一直到谷皮捣掉用簸箕把谷槺簸出去就成了米。这天先生捣米累得满头大汗,好不容易把米弄出来了,就赶忙给娘子送去,并要搂住亲嘴。娘子笑着把他推开,并拿出一个竹笼说:“先生,好事不在忙。孩子他爹还要我给猪找一笼草回来,不然猪就没啥吃。”先生赶紧接过笼子,讨好地说:“我在这里嘛,咋能叫你去劳累呢?”于是,先生又到地里去给打了一笼猪草回来。这次娘子很主动,赶忙给先生递了一杯热茶,装着很心疼的样子说:“先生,劳累你了。我再把一件事情做过以后,就完成了他爹交给我的任务,那时我一定陪你尽枕席之欢!”“还有什么事情呢?”先生有些急不可奈。“就是茅屎缸(厕所)里还有几担大粪要挑到地里去。我不挑去,他爹回来就要把我打个半死!”娘子装着很害怕的样子回答。先生不放心,就紧问了一句:“这件事做了再没有别的活了吧?”娘子回答的很干脆:“没有了。大粪挑过之后,我一定让你亲个够!”先生很高兴,紧赶慢赶的挑完了一缸大粪,立即向娘子提出了求欢的要求。娘子这次倒也没推脱,就舀了一大盆热水,要先生到內房去把粪气洗净了再上床。先生想着马上就要抱上香喷喷的娘子,几下子就脱光了衣服,钻进大木盆里。
先生刚进盆,还没洗上几把,只见娘子慌慌张张的跑进来说:“先生,不好了,孩子他爹回来啦!现在已经快到门前了,怎么办呢?我们小户人家没有别的门出去!”先生也慌了,赶忙问道:“那我怎么办?现在连穿衣服的时间都没了,还望娘子想个办法。”说着指了自己的一堆长袍短褂。娘子也很着急,四下里瞅了瞅,就向先生献计:“为今之计,只有把你的衣服先藏起来,然后我把你装进长口袋靠在门后。他爹今天外出肯定喝了酒,回来不要好长时间就睡着了。等他睡好以后,我再放你出来,这样万无一失!”先生连连拱手说:“多谢娘子!”于是,就钻进口袋,站在门后,叫娘子扎住袋口。
这里刚准备好,那边掌柜的就回来了。他一到家,就喝骂娘子:“懒婆娘,你今天把我交代的三件事情都做了吗?”娘子装作怯生生地说:“都做完了。”“好,好!”掌柜的哈哈大笑,“我今天喝酒前学了几套拳术,这会儿高兴,再练习一下。”他装作醉酒,要寻打拳的木桩,到处瞅了瞅,就瞅上了门后的口袋。掌柜的又是一阵狂笑,“我正愁没有木桩,这门后的口袋不是现成的吗?”于是,就左一拳,右一拳,拳拳打在先生的身上。看看打得差不多了,娘子就拦挡道:“孩子他爹,你也累了,去休息吧!”掌柜的也很听话,就倒在床上,不一会儿就发出了鼾声。这时,娘子赶紧拿来先生的衣服,叫他穿上跑了。当晚,孩子回来,他娘就教了几句话。
第二天,学生一进学校门就向先生说:“先生,今天我娘一个人在家,她说请你去。”先生赶忙回答说:“我再也不敢到你家去了!”学生装着不解,就问道:“先生,那你是什么意思呢?”先生叹了一口气,解释道:“你不知:你家人无米,猪无糠,我把大粪给掏了一茅屎缸,你老子打拳还要我载桩!”
作者介绍:
任登庚,男,汉族,大专文化程度,共产党员,出生于1960年11月,家住旬阳市白柳镇佛洞村。安康市作家协会会员,旬阳市作家协会会员,旬阳市人文学会会员,旬阳市老促学会会员,在四级调研员岗位上退休。
1978年高中毕业后,历任代理教师、大队会计、信用社信贷员。1984年任副乡长,从此在乡镇历任乡长、党委书记、人大主席,期间参加党校在职函授学习两年,离职在党校学习一年,在职参加《清明》《希望》小说函授学习两年。回县级单位工作后,历任正科级纪检组长、副局长、四级调研员。平时爱好文学,公开出版三部书,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