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传的龟背砖——张兴运先生小记 文/吴建华
3898
张兴运 男,字少白,斋号三丑堂,蜀河古镇人,1949年生,中共党员,原旬阳县文化馆书法专业干部。说起古镇人,总跟“古”字有关呢。张兴运9岁被父亲摁在一页古砖上,对着颜真卿的字帖,说:“这是古帖。”兴运说:“知道。”父亲说:“知道,还不赶快写?”于是,一碟清水,一管毛笔,一页古砖,一个后脑勺上留着一撮儿毛的小屁孩,在古镇的屋檐下开笔了。那天风大,江面上的打鱼人,摇着鱼帆归来,号子喊得山响,看热闹的孩
散文 3898
《笑傲江湖》版《罗刹海市》 文/郭明祥 1 天下风云出我辈 一入江湖岁月催 人在江湖,单打独斗 令狐冲上华山、越武当、闯少林,登泰山 他只为怀中能揣上上清童子 不让阉人横行霸道 2 岳不群和林平之 翁婿都偷炼了辟邪剑谱 他俩深知欲练此功,必先自宫 练成此功之人 蛇颈乌喙,鹰眼狼顾 胸佩了一块玉,但你未必就是君子 就像又鸟一声“啊”那不是高潮 3 五岳盟主之争 岳不群双掌击瞎左冷禅 自诩君子剑 只不
诗歌 4010
读明朝的哪些事儿,发现讲到明朝灭亡,罪责首在政治黑暗与制度腐败。其实,这结论,要琢磨。明朝的灭亡,清军只是外因,内因怕是李自成与张献忠两股农民军。这支农民军来自陕北一带。李自成与张献忠都是陕北人,骨干也以陕北饥民为主。为何陕北会闹饥荒?因为地主兼并土地,民不聊生?不完全对。陕北土地贫瘠,以小农为主,地主不多。他们比普通农民没多几亩地,要是闹旱灾,他们也一样束手无策。其实,出现饥荒的原因很简单:明末
散文 5476
国庆假期,我观看了中央一套播出的电视剧《人生之路》,高加林担任民办教师的那几集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高加林高考被上海浦江学院录取,村主任高明楼串通教育局马股长,让自己的儿子高双星顶替上了大学,为了赎罪,安排高加林到马店小学当了民办教师。马店小学是五个村合办的一所小学,七十多名学生只有三个老师,周心初老师年近六十,华小娟老师体弱多病,常常背着孩子上课。高加林到校后,看到破烂不堪的校舍和一群
散文 4260
时间不经用,正如最近流行歌曲《花又落》里唱的:昨日春满园,今夕花又落,缘来有因果,缘去无对错。近日偶遇1992年在张村乡政府“社教”时一个熟人,掐指一算,不经意间参加“社教”已是31年前的事。他快人快语:“原来乡上那些人,退的退,老的老,现在还上班的没几个了。活着的人,七老八十的多;走了的,像当时的社教工作队张队长,去世十多年了。你看你,当年才20多岁就当材料员的小伙子,不也成半桩子老汉了,退了么
散文 5175
生在秦岭中央水塔腹地山水镇安是何等荣幸, 因为你每天都拥抱着九山半水半分田的秀美景色, 每时每刻都奢侈地享受着22.5度的湿润气候, 吸纳着2.5万多个的负氧离子使你春光焕颜, 就连那境内5800多条沟沟溪欢快清歌处处是景, 这些河 终究成为你我每个生如斯长于斯包含游子在内念念不忘的心河, 成了人们心中抹不去经久不衰携刻在心中永远流淌的故乡河, 无论
诗歌 2874
任登庚先生完成了他的长篇小说《变迁》初稿,便放于我的书案。我正忙于写作,意欲随便翻阅一下,以便下次与他交流。谁知,当我翻看目录,便觉得这是一部宏大题材的鸿篇巨制,待具体翻阅内容时,竟无法放手了。我被小说里那弥漫的乡土气息所包围,又被流淌的故事情节所吸引。作者与我同年,我们称老庚。他小说中写了我们这一代人的命运,特别是没有考上大学回乡修理地球这一部分人物的艰难历程。人们常说:“在校成绩拔尖的,将来毕
诗韵华章 5162
一谁说山是封闭的、谁又说山是丑陋的、谁还说山是守旧的。要是有这样认识的话,我认为言者才是古板的、愚蠢的和迟钝的。你到过陕南吗?就是远远地被巴山,紧紧搂在怀中亲吻的陕南。陕南,你听说过这个名字吧?含着洁净、纯朴、干练和宁静。当天下所有的河流,被时代的工业污水染成杂色、发出异味的时候,陕南的河流,依然是那么透明地、在巴山的怀抱里直白地流泻着清韵。那是一些寄托着先人遗梦的河流呀,悠悠哉哉、弯弯曲曲、亘古
散文 4788
张坪位于旬阳县城以北,离县城约有40公里,张坪公社在未撤区并乡之前属甘溪区独立公社,那里真可谓是八山一水一分田,山大人烟稀。 上世纪70年代,家住张坪公社一男青年20余岁未婚。那时晚上点的是松木亮子,条件相当差,但他很爱学习,每天看书到深夜。有一天晚上半夜时分,他还在聚精会神的看书,突然发现旁边坐了一位年轻貌美的漂亮女子,可真是把他吓了一跳,男子便问:“你是从哪里进来的?”那女子答道:“我
民间故事 2769
摘要:程海先生1980年后开始小说创作,至今共发表中短篇小说70余篇(部),短篇小说《三颗枸杞豆》入编香港,新加坡中学语文教科书以及中国内地七年级语文教科书。1992年人民文学出版的的小说《热爱命运》,曾发行过近百万册的小说,到2021年共出版发行了6次。2021年75岁的程海先生又出新书《经心》。世界有缺陷,人生才精彩;社会不完美,奋斗才有价值。古今中外的真正学者没有一个是争名争利的,有很多为了
散文 2325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图文、视频、音频等资料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本网站将立即予以删除! 版权所有 © 今日瞭望网(www.jrlw.net) ICP备案/许可证号:陕ICP备2023000076号
人物专访问,发稿宣传:19891525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