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烟火气,幸福菜市场
2651
寒冷的冬日,赶个早市,琳琅满目的人间美食,看看就美:手工东东肉、芝麻饼、魔芋、豆腐、豆芽、豆腐乳、米酒;冬季的白菜、萝卜、蒜苗、菠菜、莴笋、香菜、荠菜-----真的饱眼福、味蕾有尝一尝的冲动,顿时感觉幸福!
舌尖上的美食 2651
在旬阳,人们制作甜酒的种类很多:有大米甜酒、糯米甜酒、醪糟甜酒、包谷甜酒等等。 制作的过程并不复杂,比如:洗净大米后再蒸熟,冷却后放入酒曲搅拌均匀,温度适合的情况下发酵后2-3天就可以食用啦! 甜酒的口感醇香、甜中略带一丝丝酸味。可与汤圆、鸡蛋一起煮,味道更纯正、更爽口! 甜酒也用来招待客人:每每家里来重要人物时,看望坐月子的亲朋好友、结婚送亲时,便给客人烧茶,那茶水便是甜酒+鸡蛋
舌尖上的美食 12728
说起旬阳的美食,旬阳人从小都吃过糊豆儿,只要是吃过的,长大之后,每隔一阵子还会继续心心念着这个美食。要想煮出来糊豆儿香喷喷、稀稠正合适,与时间长短、火候是分不开的;当煮的正旺时,需要“掌勺者”不停地搅匀,它可是正儿八经咕嘟嘟地煮出来的!煮糊豆儿时可以放点:绿豆或者豌豆,煮出来更香些。糊豆儿还可以与面结合,做成酸菜糊豆儿面。根据个人喜好,煮糊豆儿的玉米,分特细、教细点的;还有粗点的。父辈们告诉我们,
舌尖上的美食 9402
菜豆腐是旬阳市特色美食之一,豆腐与酸菜相结合,着实美的“扎实”! 据了解,菜豆腐味道的好坏关键在“点”上下功夫,旬阳城里家家户户都有吃酸浆水菜的习惯,用上好的酸浆水点出的豆腐白、绵、嫩,清香淡远,远远便能闻到一串串酸酸的香味,不像用传统原料点制的那样发涩。 旬阳市的乡镇分三条路,分别是东路、南路、北路;按照以前的行政区域划分又叫做东区、南区、北区。那里的人们对于菜豆腐的做法和吃法有差异
舌尖上的美食 6941
这个夏天,整个城市笼罩着热气,到处都热,走路、骑车、开车的人们都害怕室外那滚烫的地面;出行都是汗流浃背。但是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畏酷暑、不惧烈日;为了自己的生活坚守着那份执着。卖土鸡蛋的大妈:她拒绝扫微信码,须现金交易;当我看到篮子里仅剩十个鸡蛋时,我毫不犹豫地买下了(土鸡蛋1.5元/个);为的是让大妈能早点收摊,避免太阳底下晒着。今年本地甜瓜丰收了,市场上卖甜瓜的摊位多、数量多;从清晨到接近中午
舌尖上的美食 8219
今日寻找我们大家小时候的美食---油糕! 油糕炸的黄亮亮的,一个个鼓鼓囊囊、形态饱满,不由得眼馋、嘴馋! 随手捏一个,掰成两半,只见流出白糖汁和芝麻,舌头就忍不住赶紧舔一舔! 咬一口,酥酥脆脆、糯糯甜甜地,从舌尖到心间真是美滋滋呀! 商贸小区这家店老板姓黄,他们每天销售近200个左右的油糕。 吃块油糕、再来一杯豆浆;这个早餐甭提多安逸啦! 记得小时候,炸油糕的摊子用
舌尖上的美食 5216
姐姐从老家送来南瓜,说今年雨水好,南瓜结得多,吃不动。时值夏天,正是南瓜生长旺季,不由得使我想起童年在老家生活的那些年月,家家户户房前屋后南瓜藤蔓缠绕,绿叶覆盖。待到黄花盛开,蜂蝶飞舞。风吹草动,绿油油的南瓜映入眼帘,遍地皆是,成为乡村一景。南瓜耐瘠薄,不怕热,生长快,产量高。加之南瓜香甜可口,非常好吃,既能当主食,又可做菜肴,深受家乡人们的喜爱,广泛种植。记得每年下种前夕,母亲就把瓦房后面的土坡
舌尖上的美食 8295
80年代成长的那些人,对于麻花是非常熟悉的!它是一种传统的油炸面食小吃,记得老家把麻花叫“果子”。小时候,炸麻花的摊子也很少,记得在一条街就一个店,不是天天都能吃到。但凡走亲戚,只见大人们礼尚往来的礼品就是:用油纸包裹着十根麻花、一包白糖(或者红糖)、一筐鸡蛋、一瓶麦乳精四样。长长的麻花、酥酥脆脆,吃的时候还不忘用手接着,生怕掉到土巴地上,惹得大人吵叫!记得,上小学那时街上卖的麻花0.1元一根,现
舌尖上的美食 7332
旬阳人网主编带大家走进陕南旬阳市“手工酵子馍”的世界,领略一下酵子馍的魅力! 刚出锅的酵子馍香气扑鼻、热乎乎的、软绵绵的、捏一下似有弹性! 酵子馍的好吃之处就是:它发酵过程出来的“特殊”味道,要经得起时间的等待,每蒸一次馍,就会留下一个酵母备用。一般情况下不用那种超市里卖的干酵母粉子发面。 通常,蒸的酵子馍品种有:白馍、花卷和包子。花卷撒上香葱或者芝麻;包子的馅有萝卜、粉条、豇豆或
舌尖上的美食 7011
夏天三伏天,没有胃口吃饭怎么办?面对这样的情况,旬阳的家庭主妇们就会做酸菜两掺面,全家老小都欢喜。 酸酸的浆水两掺面,让人的味蕾回味无穷,面条伴着汤从嘴里到胃里,整个人浑身顿时倍感凉爽! 一碗酸菜两掺面再配上豆腐丁丁、大蒜、辣椒、香菜、蒜苗,那就是真正的“色香味俱全”! 旬阳面食中,用麦面和豌豆面汇合而成的面就叫两掺面。 通常,和好的两掺面远远能闻见浓浓的豌豆香! 我们走访
舌尖上的美食 7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