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今日瞭望网!

今日瞭望网
王庭德:重返母校·一场知识与希望的传承之旅
作者:王庭德   2025-05-11   浏览:6745

五月九日,注定是我生命中熠熠生辉、难以忘怀的一天。怀揣着如浪潮般澎湃的激动和深沉而炽热的感慨,我与安康市图书馆的领导和同事们一同踏上了前往旬阳市南区铜钱关小学的旅程。此行,是“安康市电教馆服务基层百校行”的第103站,更是一场意义深远、别具一格的主题党日活动。

汽车风驰电掣般前行,窗外的景色宛如一幅灵动的山水画卷,在我眼前缓缓铺展。熟悉的景象渐次映入眼帘,我的思绪如脱缰之马,不由自主地飘回到2000年5月。那时的我,青涩懵懂,犹如迷失在迷雾中的小船。在当地政府、学校以及各界爱心人士的悉心呵护与全力支持下,我在这里度过了难忘的初中三年。时光匆匆,如白驹过隙,几次撤区并乡又并镇后,曾经的初中母校已完成了历史使命,变成了充满童真与活力的小学。未曾想,时隔25年,在市电教馆和市图书馆的大力支持下,我竟能再度踏上这片满载我青春记忆的土地,为学弟学妹们讲述读书与成长的动人故事。这仿佛是命运精心为我准备的一份厚礼,珍贵而温暖,让我满心欢喜又满怀感恩。

回忆起促成此次活动的前前后后,我的心中满是感恩之情,犹如潮水般汹涌。今年乙巳蛇年春节前夕,安康市电教馆龚永军馆长不辞辛劳,专程到我家中探望。在温馨而感激的座谈中,我不经意间提及母校,言语中饱含着对那段青葱岁月的深深眷恋和对母校的浓浓深情。或许是我的赤诚之心感染了龚馆长,他当即灵机一动,萌生了让“服务基层百校行”活动走进我母校的想法。要知道,去年11月上旬,市电教馆党支部服务基层百校行第95站已走进过铜钱关镇中心小学开展活动,通常情况下不会再次前往同一乡镇。然而,龚馆长为了圆我回报家乡的心愿,毅然决然地做出了再次走进铜钱关小学的决定,成就了此次意义重大的第103站活动。他这份用心与担当,宛如一束温暖而明亮的光,照亮了我心中感恩的角落,让我感受到了无尽的温暖与力量。

随后,我满怀期待地将此事告知了一直关心我的铜钱关镇组织委员沈蕾。沈委员听闻后,给予我真诚的赞许和热情的欢迎。然而,时光悄然流转,近两个月过去了,活动却毫无动静,我的心中不禁涌起一丝焦虑与不安,仿佛有一只小兔子在心里蹦跶。终于,我按捺不住内心的急切,向龚馆长询问情况。馆长安慰我说没问题,初步定在五月份。那一刻,我心中的巨石终于落地,满心期待着这个充满希望的五月,仿佛看到了五月里鲜花盛开的美景。

五月,是一个如诗如画、如梦如幻的季节。活动如期而至,对于仅有一百多名学生的铜钱关小学来说,几十人前来举办大型活动,无疑是平日里难得一见的盛事。而对我而言,这一天更具特殊的意义——我作为预备党员,第一次庄严地戴上了党徽,又多了一个全新的身份回到母校。当那枚闪耀的党徽别在胸前,我真切地感受到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与使命,仿佛有一座无形的大山压在我的肩头。

踏入校园,曾经熟悉的教学楼和操场虽历经翻新改造,却依旧静静地矗立在那里,仿佛一位位沉默而睿智的老者,诉说着岁月的沧桑与变迁。学校的环境设施与我们那时相比,已是天壤之别,处处洋溢着崭新的气息,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翻新后的教学楼窗明几净,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教室里,映出一片明亮,宛如一片金色的海洋;校园里绿树成荫,鲜花绽放,五彩斑斓的花朵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散发出阵阵芬芳,仿佛是大自然在演奏一首美妙的乐曲;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如银铃般清脆悦耳,回荡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让整个校园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宛如一个欢乐的童话世界。

铜钱3.jpg

活动现场,气氛热烈而庄重。安康市图书馆在这里设立了一个分馆,宛如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通往知识殿堂的大门,让他们能够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遨游。市电教馆为我颁发了“互联网+德育”宣讲员的聘书,那一刻,我深感荣幸,同时也意识到自己肩负着重大的责任,仿佛手中握着一把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旬阳市师训中心、铜钱关镇以及铜钱小学都积极参与其中,大家齐心协力,为孩子们的成长和教育贡献着自己的力量。由于书记、镇长要去开会未能到场,铜钱关镇组织委员沈委员早早赶来接待和陪同,她忙碌的身影在校园里穿梭不停。看着大家为了孩子们的未来如此用心付出,我深受感动,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仿佛有一股温泉在心中流淌。

铜钱.jpg

讲座环节,我作为安康市图书馆的一名馆员,怀着无比崇敬与激动的心情走上前台。面对那一张张天真无邪、充满求知欲的脸庞,我倍感荣幸,仿佛自己是一位知识的使者。我缓缓讲述着自己当年克服身体困境坚持学习的经历,那些曾经的艰辛与挫折,如今已成为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就像一颗颗璀璨的珍珠。我分享着在读书过程中收获的知识和感悟,书中的智慧如璀璨的星辰,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让我在黑暗中不再迷茫。同时,我向部分学弟学妹代表赠送了我写的《这个世界无须仰视》和《心灵的灯盏》。这已是我第二次给母校的孩子们赠书,几年前我也曾为前几届孩子们赠书。我希望通过自己的故事,让孩子们明白,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只要心中怀揣梦想,并为之努力奋斗,就一定能够实现。我告诉他们,书籍是打开新世界的钥匙,希望他们能在书的海洋中尽情遨游,汲取知识的力量,让自己的人生更加精彩。

孩子们听得全神贯注,眼神中闪烁着渴望的光芒,那是对知识的向往和对未来的憧憬,仿佛是一群渴望飞翔的小鸟。不时响起的热烈掌声,如春风拂面,轻柔地吹拂着我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在知识的道路上奋力奔跑,追逐着梦想的光芒,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感慨。

活动结束后,我漫步在校园的台阶上,心中波澜起伏,久久无法平静。此次重回母校,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知识传递,更是一次希望的播种。我仿佛看到了这些孩子们在知识的滋养下茁壮成长,如雏鹰展翅,向着广阔的天空勇敢飞翔,他们的未来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我深知,自己肩负着更多的责任,未来我会继续努力,为更多的孩子传递知识与希望,让更多的人在书籍中找到前行的力量和方向,让知识的光芒照亮每一个角落。

铜钱2.jpg

就在这时,孩子们如欢快的小鸟般纷纷围拢过来,将我团团围住。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兴奋与期待的神情,争抢着让我签名留念,还有个别孩子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涉及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看着他们对知识的热切渴望,我仿佛看到了当年那个怀揣梦想、努力拼搏的自己。我耐心地为他们签名、解答问题,鼓励他们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那一刻,我真切地感受到了一种传承的力量,知识与希望在我们之间传递,宛如一条无形的纽带,连接着过去、现在和未来,让我深刻体会到了教育的意义和价值。

上午活动结束后,我和市图书馆的领导、同事们提前返回单位上班。而市电教馆带来的活动远不止于此,“爱挑战”项目比赛及颁奖、科技航模展示、网络安全和义务教育法宣讲等精彩纷呈,科技示范课、研讨,音乐示范课、研讨以及高段学生心理健康、航模学生社团辅导等活动也在有序开展,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场丰富多彩的知识盛宴。

今日,我带着往昔的回忆重回母校;明日,我将怀揣满满的希望继续前行,以现身说法的方式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我坚信,在知识的照耀下,这些孩子们的未来必将光芒四射,而我也将在传递知识与希望的道路上,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让自己的人生更加有意义。

作者简介:

王庭德,男,1981年出生,旬阳市人,安康市图书馆馆员。旬阳市残疾人自强模范,安康市自强不息好青年,第四届安康市道德模范,安康市电化教育馆“互联网+德育”宣讲员,陕西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师,陕西好人,省作协会员、省残疾人优秀作家。他家境贫寒,幼时的一场高烧,使之成为肌无力侏儒患者。先后在国内数十家主流媒体发表稿件2100多篇300多万字,数十次被汉滨、旬阳等宣传部门授予“优秀通讯员”荣誉称号。他的自传体纪实文学《这个世界无须仰视》深受读者欢迎,现已累计15次印刷发行并入选全国中小学图书馆(室)推荐书目,2020年,首部诗集《心灵的灯盏》获得出版。迄今已受邀请走进西交大附中、西安高新区、安康市人大和政府等企事业单位及学校做励志讲座近千场次;他的自强事迹多次入选中小学生期末考题,长期被中省市主流媒体报道,被观众誉为“励志哥”。

本期编辑:陈羽

责任编辑:肖海娟

投稿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图文、视频、音频等资料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本网站将立即予以删除! 版权所有 © 今日瞭望网(www.jrlw.net)  ICP备案/许可证号:陕ICP备2023000076号

人物专访问,发稿宣传:19891525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