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变迁》连载之第十章:土地大包干(二) 文/任登庚
5150
(二)我听了三哥给我提说孙昌花的话之后,不知怎地心里总是激动不起来,不是人们常说的那样有爱情冲动的感觉,只像有一种把一件事情交代了的想法。尽管如何,个人的终身大事的这一头也算有个底了,剩下的就是公事。公事方面那就是按照公社的安排,尽快地搞好土地大包干。我真佩服上级干部的脑袋到底圈圈多,叫把集体的土地由生产队先分成作业组,继之再联产到劳,现在才搞大包干,这样一站一撵的步骤真给基层干部省了不少麻烦。不
小说 5150
(三)我们把大包干方案研究出来的第二天中午,田德印的岳父来了,他把我两位大人都接到他家陪着吃饭去了。我一个人在家,把铁锤子所说的问题作了核实,发现他们要退出的产量确实比较多,就按照他的意见把差一些的地调整成了机动地,又给田自稳调整了两颗果树,这两件事我作了一次独裁的人情处理,算是给相好的兄弟帮了一个大忙。我也知道这么做不是多么合适,但返回来一想,河心里的哪个石板底下不藏几条鱼呢?做好了这些事情后,
小说 3833
(四)田自新被我折服的当天晚上,我主持召开了一队的群众会。全队的人都知道,经过评议组这么久的讨论和大家的争吵,队上干部现在要拿出最后的定夺方案了,这是关系到自己一辈子吃饭的大事,谁家不关心,哪一个不来参加会议?基于这些原因,开会人员到得特别齐,有的一家还到几个人,直弄得队上仓库里面坐满了之后,外面还挤了一大堆人。哈呀,谁说群众会难召开,那是你召开的会议和他们没有啥关系!看一看我们一队开群众会,什么
小说 5080
(五)宋昌印在协助一队把土地包干工作搞好之后,领着孙成到三队跑了一圈,转来找我单独谈话。召见我的场合非常严肃。那是在大队部,一边坐着宋昌印、辛国余、孙成三位公社干部,一边是我一人坐着。当时在这种阵势面前我还有些拘谨,好像有一点犯人受审的感觉。几位领导先是和我聊了一阵子闲话,接着宋昌印就亮开了主题,他先是叫我说说对全大队的工作情况有怎样个看法,接着又征求我对大队班子的意见。我顺着他的话说:“全大队的
小说 4992
(六)我们大队第二队的包干到户工作,这是我知底的事,说起来乱摊子摆得吓死人,实际上也没啥了不起的事情。公社的几位干部走了之后,我故意等了几天,才去找到田自荣。他一见我,忙示意妻子去做饭,又使唤几个娃子到睡房去做作业,这才架起了柴火烧开水,和我拉开了家常。当我把公社领导的安排意图说了之后,他就咧开嘴笑了起来:“看,看,我没学甲子就会算命,二队这事他非得安排你来不可!宋成玉是个大瞎东西,你说这,他也不
小说 4156
(二)一早,孙成召集公社的两个人和大队的三职干部在一起开会。他通报了手术对象以后,当场就作了具体分工:“我和田自智同志为一组,动员田自文等四个结扎的手术对象,外
小说 3948
(一)时光易逝,不知不觉联产到劳就过了一年时间。各户经过这一年的劳作,都喜望着将要到手的庄稼,舍不得离开自己那亲爱的土地。大家都恨不得把床铺搬到地里,白天黑夜不
小说 5052
(一)一位哲学老师讲道:一粒麦种,在适宜种植的季节放入土壤里,过不多久,就长成了一株麦苗。这样,事物就由肯定(种子)走向了否定(麦苗);随着气候的变化,麦苗结穗,自身又逐渐衰败,事物就由否定(麦苗)走向了否定之否定(新的种子)。否定之否定,不是简单地否定来否定去,是通过否定,促使事物螺旋式发展、改革、创新。麦粒变成麦苗,形状上是变了,但它的基础还是麦粒;新的麦粒否定了麦苗,但是没有麦苗它也结不出麦
小说 2690
(六)一位小说家在形容那些和领导打得火热而得势的人时,发着感慨写道:“你要看他们有多么的厉害,就看看老虎身边的狐狸有多么大的威风……”我当时看了这样的描写,还认为这话说得有些言过其实,心里相当反感。但是,生活却是这样地爱和人开玩笑,我那时认为牛马不相及的事,现在却在实践当中得到了认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扮演了狐狸的角色。自从那天在田德声的丧事上陪公社两位领导喝过酒之后,明眼的人都看到,辛国余对我的赏
小说 1680
(三)田家坪一队分地,按照以作业组为单位操作的意见提出来以后,经过评议组讨论,很快就把方案定下来了。土地到劳把男劳力评为十分,女劳力评为七分,这样好算账。土地对劳力和人口按四六开,也就是拿总产量的百分之六十按人口均分,百分之四十按劳动工分分。这一下吵得个乱乱哄哄,人们在茶余饭后议论最多的是如何争着要工分高并且产量又比较低的远地,分到一亩瞎地年终能白拿多少粮食。至于好地,大家谁也不愿意要它,生怕这个
小说 1628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图文、视频、音频等资料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本网站将立即予以删除! 版权所有 © 今日瞭望网(www.jrlw.net) ICP备案/许可证号:陕ICP备2023000076号
人物专访问,发稿宣传:19891525369